失當的策劃讓企業陷入稅收風險
2021-05-26 17:13:11
稅收策劃作為一種可以合法節約稅金支出的行為,已越來越多地被人們所接受和重視。但是,稅收策劃若使用失當,卻有可能引出許多不必要的麻煩,嚴重時還可能給企業帶來經濟負效應。在實踐中,許多財務人員因為對稅收策劃概念的模糊,以及自身對法律法規的錯誤理解,往往因采取失當的稅收策劃,使企業陷入稅收風險。對此,企業一定要保持清醒的頭腦,在進行稅收策劃的同時還要考慮其風險及防范措施。
?
策劃越界會觸犯法律
?
《消費稅暫行條例》及實施細則規定,生產并銷售應稅品要繳納消費稅;而從生產企業購買應稅消費品再批發或零售給其他單位和個人的,則不繳納消費稅。
甲化妝品企業財務人員根據上述規定,實施了一個策劃方案:將企業一部分銷售人員獨立出去,成立了獨立核算的下屬營銷公司,然后把企業生產部門生產的高級化妝品以成本價格銷售給營銷公司。即將原本不含稅出廠價35元一套的化妝品,以成本價15元銷售給營銷公司,按3%的消費稅率每套只繳納了0.45元的消費稅。每套少繳納消費稅0.6元〔(35-15)×3%〕,且營銷公司批發或零售時均未申報繳納消費稅。結果,這種做法被稅務機關發現,被認定為是一起利用關聯方交易轉移產品定價的偷稅行為,稅務機關責令其限期補繳了稅款和罰款,使企業得不償失。
其實,只要認真研究《稅收征收管理法》就可以知道,第二十六條明確規定,企業或外國企業在中國境內設立從事生產、經營機構、場所與其關聯企業之間的業務往來,應當按照獨立企業之間的業務往來收取或支付價款、費用;不按照獨立企業之間的業務往來收取或支付價款、費用,而減少其納稅的收入或所得額的,稅務機關有權進行合理調整。由此可見,稅收策劃絕非輕而易舉,也不僅僅是減少納稅額的問題。作為企業財務人員,應該全面、深入地研究稅法,才能避免這類稅收策劃的失敗。
?
“兩張皮”的策劃含風險
?
乙公司是一家在新加坡上市的企業,財務人員為了減輕稅負,計劃將上市前剝離出來的非經營性資產注入上市公司。該非經營性資產12 億元,其主要構成為土地使用權和房產,凈資產2.5 億元。若將這筆非經營性資產注入上市公司,則屬于資產轉讓行為,需要繳納一大筆增值稅。該公司的財務人員想通過稅收策劃來規避納稅:先以該非經營性資產中的部分資金注冊成立一家資產管理公司,然后再由上市公司將該管理公司的100%股權收購。
該公司的“策劃”被當地主管稅務機關揭開了“蓋頭”,不僅補繳了應當繳納的稅款和滯納金,還被處以1000 多萬元的罰款。
這個失敗的稅收策劃案例主要存在兩個問題:一是沒有掌握好策劃的度,操作方案以“逃避納稅”為目的表現得非常明顯;二是操作細節不到位。在具體的操作過程中,策劃方案設計得“有道理”,卻在重要細節上疏忽了,土地使用權沒有實際過戶,從而使資產重組策劃失去了基礎。
資產重組策劃業務是一項系統工程,需要考慮的相關因素很多,操作系統性策劃業務,單單懂財會、稅收不行,即所謂“一著不慎,全盤皆輸”。因此,不熟悉企業業務流程不能做策劃。現實中,部分財務人員自認為掌握了稅收策劃原理,于是就進行大膽“策劃”。但是,他們往往忽視有關企業的生產經營特點和相關業務流程,從而使兩方面的知識成為“兩張皮”,無法結合起來,最終導致稅收風險。
?
總 結
?
眾所周知,企業盲目進行稅收策劃,其結果可能事與愿違,因此進行稅收策劃必須充分考慮其風險。
一是要防范未能依法納稅的風險。雖說企業日常的納稅核算是按照有關規定操作,但是由于對相關稅收政策精神缺乏準確的把握,容易造成事實上的偷逃稅款而受到稅務處罰。
二是不能充分把握稅收政策的整體性,企業在系統性的稅收策劃過程中極易形成稅收策劃風險。比如有關企業改制、兼并、分設的稅收籌劃涉及多種稅收優惠,如果不能系統地理解運用,很容易發生策劃失敗的風險。
三是稅收策劃之所以有風險,還與國家政策、經濟環境及企業自身活動的不斷變化有關。為此企業必須隨時做出相應的調整,采取措施分散風險,爭取盡可能大的稅收收益。